其他
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《咸阳城东楼》知识精讲
九年级上册微课目录
统编九年级上册第3课《乡愁》知识精讲
统编九上第4课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5课《我看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6课《敬业与乐业》知识精讲
统编九上第7课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》
统编语文九上第8课《论教养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9课《精神的三间小屋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0课《岳阳楼记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1课《醉翁亭记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2课《湖心亭看雪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3课《行路难(其一)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3课《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》
统编语文九上第13课《水调歌头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古诗词诵读《月夜忆舍弟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古诗词诵读《长沙过贾谊宅》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古诗词诵读《商山早行》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5课《我的叔叔于勒》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6课《孤独之旅》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17课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》
统编语文九上第19课《怀疑与学问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21课《谈创造性思维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20课《创造宣言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21课《智取生辰纲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22课《范进中举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23课《三顾茅庐》知识精讲
统编语文九上第23课《刘姥姥进大观园》知识精讲
讲解视频/电子课本
(点蓝字跳转)
知识点
一、作者简介
许浑(约 791- 约 858),字用晦,丹阳 ( 今属江苏 ) 人。唐代诗人,七五律尤佳,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湿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
二、写作背景
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。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,政治非常腐败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。一个秋天的傍晚,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,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。
三、理解诗义
注释:
①蒹葭:芦苇一类的水草。
②汀洲:水中的小洲。
③行人:这里指作者自己。
④当年事:指秦、汉灭亡的往事。
译文:登上百尺高楼,引我万里乡愁。芦苇杨柳丛生,好似家乡沙洲。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,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。山雨即将来临,满楼风声飒飒。黄昏的秦汉宫苑,一片荒凉,鸟儿落入乱草之中, 秋蝉鸣叫枯黄叶间。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, 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。
四、诗词赏析
诗人首联扣题,抒情写景:“万里”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,一个“愁”字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颔联写晚眺远景,寓意深远: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,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,它传达出了诗人“万里愁”的真实原因。颈联写晚眺近景,虚实结合:以实景叠合虚景,吊古之情油然而生。尾联作结,融情于景。
五、古诗词主题
此诗用云、日、风、雨层层推进,又以绿芜、黄叶来渲染,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,借秦苑、汉宫的荒废,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。
图文解读
图文解读
综合整理和编辑:满分初中课堂
免责声明:本文所有图文、音视频均来自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侵立删。